证据显示, 当局刻意压低染疫死亡数; 世卫批评中国瞒报病例来源: VOA,松仁 2023-01-18
|
上海一家医院急诊室的一名医生正在给一名躺在地上的新冠病人进行心肺复苏。(2023年1月5日)
华盛顿 — 自从新冠疫情三年多前最初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在疫情相关的数据统计和报告上严重不透明一直是各国专家极为关切的一个大问题。中国政府提供的确诊或感染病例数据,特别是染疫死亡病例数据一再引起广泛质疑。
医院通知“避免”在死因一栏填新冠 路透社记者通过在北京、上海等地对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医护人员的采访发现了中国当局压低和瞒报染疫死亡病例的证据。 根据路透社星期二(1月17日)的报道,北京一家私立医院的一位医生在北京最近的疫情高峰期上班时,在急诊室内看到一份打印的通知,明确要求医生“努力避免”在死亡证明上的死因栏上填入新冠导致的呼吸衰竭。 |
The ADs on this page are posted by Affiliate of corresponding companies (not their employee)
|
路透社记者看到的这份通知还说,如果死者有基础病,那基础病就应该被称为主要的死因。
但是如果医生认为,死亡完全是由于新冠肺炎所致,他们就必须向他们的上级报告,上级也将安排两级“专家磋商”,然后才能确认是新冠染疫死亡。 接受路透社采访的六名来自中国多个地方的公立医院医生表示,他们或者接到了尽量不要把死因归咎于新冠的口头指示,或者已经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医院的政策。 有些染疫死亡者的家属表示,这些死者的死亡证明上的死因并没有写上新冠,还有些染疫者表示,他们被送医时已经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是医院根本都没有给他们做核酸检测。 “自从12月解封后我们已经停止新冠死亡认定了,”上海一家公立大医院的一位医生对路透社说。“这么做毫无意义,因为几乎每个人检测都呈阳性。” 世卫组织批评中国瞒报染疫死亡病例 正是因为像医院医生接获的这类通知或指示导致公共卫生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TO)批评中国即使在突然解封导致疫情在全国各地泛滥成灾之际,仍然严重瞒报或人为压低染疫死亡数字的行为。 |
中方官员上周六在染疫死亡人数问题上突然改口,承认自解封以来,中国染疫死亡病例有六万人。虽然这个数字比之前中国官方通报的三年累计染疫死亡病例多了十倍,但是它仍然大大低于国际公共卫生专家预期的数字。这些专家认为中国今年染疫死亡人数有可能超过100万人。
路透社曾联络中国国家卫健委,寻求对此事的评论,但是没有立即收到回应。 在路透社报道中被引述的医生都不愿具名,因为他们并未被允许接收媒体的采访。 路透社报道说,有几名医生表示,有关通知和指示来自“政府”,但是没有人知道来自哪一个政府部门。路透社说,在中国,一旦传达这类政治上敏感的指示,通常都会采取这种被称为“无痕施政”的做法,也就是不留痕迹、没有记录。 另有三位在其他城市公立医院工作的医生向路透社表示,他们并不清楚有任何这类的指示。 |
其中一位山东一家医院资深急诊室医生表示,医生们都是根据死者的实际死因填写死因,但是如何将这些死因“归类”则由医院或当地政府来处理。
解封后死亡六万人恐仍是瞒报的数字 在上周六之前,中国每天报告的染疫死亡人数仅有五人或不到五人。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上周六在透露中国自去年12月8日至1月12日染疫死亡的59938起病例中,只有5503例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不到总死亡病例的10%,而其他54435例死亡病例则是基础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路透社引述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公共卫生学者麦克·贝克(Michael Baker)的话说,与中国四处泛滥的疫情相比,焦雅辉提供的最新死亡数据仍然“看起来很低”。 “绝大多数国家都发现染疫死亡者绝大多数都是感染所致,而不是基础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贝克说。“相较之下,中国报告的死亡病例主要(90%)都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其他疾病,这表明中国还是低报少报了染疫直接死亡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星期一建议中国政府,要监控超额死亡率,以更准确地了解疫情飙涨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超额速率指的是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超出历史平均数的死亡人数。 |
转发是最大的鼓励!谢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述观点不代表多盈网立场。 ~~~ 广 告 ~~~
|
Find a domain starting at $0.99powered by Namecheap |
TIPs: Retail Item prices & shipping costs for the same products may differ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Price comparison is suggested.
New experience! Shopping around different countries, while sitting at home.
New experience! Shopping around different countries, while sitting at home.